不要相信那些吹捧你的人,也不要相信那些黑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斯多葛派(Stoic)哲学家爱比克泰德(Epictetus)曾警告:“若有人告诉你,某人在背后诋毁你,不必为自己辩解,只需回应:‘他还不知道我其他的缺点,否则他不会只提这些。’”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里所蕴含的智慧并非在于自我贬低,而在于接受戴维斯(Davis)等人(2011)所说的“恰到好处的自我认知”。当我们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时,就能更好地理解自身对所处环境的价值,以及在哪些方面需要额外的支持。理论上讲,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时,无论是奉承还是侮辱都不应影响我们的自我价值感。然而,许多人却在赞扬与成就、批评与失败的过山车中饱受煎熬。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谦逊的心理学研究印证了爱比克泰德的智慧。谦逊并非贬低自己,而是客观地看待自己,承认自身的优势和局限而不夸大其词(Davis et al., 2011 ; Tangney, 2011)。谦逊的人拥有稳定的自我概念,能够抵御赞扬带来的情绪波动和批评带来的情绪低落。他们的自尊稳固,因为它建立在现实之上,而非他人的评价。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妨试试这个不起眼的习惯: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我们常常既相信自我吹捧,也相信那些诋毁我们的人,但更谦逊的做法是通过接受“恰到好处”的自我认知来缓和这两种极端。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有人称赞你或你取得重大成就时,要提醒自己:“这其中可能包含真理,但这只是一个例子,并不能反映我的全部。”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有人批评你或者你做事失败时,要提醒自己:“这里面可能有些道理,但这只是一个例子,并不能反映我的全部。”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清晰地认识自己,能使我们摆脱自负和羞耻的起伏,让我们脚踏实地,保持谦逊。